|
依托高端平台,夯实培训基础,做强做大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办刊体会
《石油勘探与开发》执行主编许怀先 《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前主任 王大锐 本文作者许怀先(右)和王大锐于美国培训期间访问WILEY公司(2011年10月) 1 《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发展与现状 《石油勘探与开发》创刊于1974年,为中国能源及石油天然气工程领域重要学术期刊。以促进石油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及石油工程理论技术发展为办刊宗旨。《石油勘探与开发》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领域的精品期刊,在全国高校、主要研究院/所,尤其是各大油公司科研生产单位享有极高的声誉,作者主要是国内外知名专家,每年的国内外来稿量均保持在1700篇左右,自由来稿录用率仅为3.1%。国外来稿作者分布在26个国家和地区。 《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双语期刊起到了引领国内科技期刊走向世界的作用,是国内唯一中、英文版同时全球发行的油气工业科技期刊。英文版2008年开始在国际著名的Elsevier集团ScienceDirect平台上全球发行。中、英文读者分布在86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与世界石油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石油勘探与开发》是国内进入国际著名数据库最多的科技期刊之一:2001年被Ei数据库收录、2012年被国际最著名的美国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目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工程类唯一同时被SCI、Ei收录的学术期刊。2015年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公布《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影响因子为1.592,在世界SCI期刊石油-工程类期刊中影响因子跃居第一。2016年的影响因子为1.377(他引率70%),蝉联石油-工程类期刊第一,并继续稳居Q1区。 《石油勘探与开发》还被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地质信息数据库(Geo-Ref)、位居美国化学文摘(CA)、爱思唯尔公司Scopus引文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数据库(CSA:MI)、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国内外知名科学文献数据库、各大研究机构和大学图书馆收录,是我国唯一连续十二年报送国务院领导参阅的石油天然气类科学技术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公布的2016年《石油勘探与开发》影响因子为3.797;在中国所有科技核心期刊中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1,成为国内居此殊荣的唯一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2002年以来14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4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连续3次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3次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级期刊)。 2 依托高端平台,走向世界舞台 从2008年开始,《石油勘探与开发》进入科学出版社期刊集群阵营,依托这一中国出版界的高端平台,使得更多的国内学术界专家学者认识了我刊,尤其是我刊荣幸地进入中国科学院CSCD数据库,与当时的汤森路透集团的SCI数据库链接,进入了这家国际顶级数据库中唯一的非英语文献数据库,踏上了中国科技期刊与国际高水准期刊交流的桥梁,使得期刊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极大地提高了《石油勘探与开发》在国内和国际期刊界与学术界的显示度。 《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的主要负责人荣幸地参加了2011年10月24日至11月4日由科学出版社旗下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中科期刊主编国际化出版业务培训班”。在美国进行了学习培训与考察活动,培训主题为《数字时代的STM与专业出版——新技术,新发展,新市场》。培训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在纽约州立大学莱文学院集中授课,共有10位一线出版管理人员从学术期刊出版电子化、销售、广告到数字版权等进行专题讲授,并颁发《结业证书》;二是到威利-布莱克韦尔公司(Wiley-Blackwell)、汤森路透集团(SCI总部)及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科学》杂志(Science)进行了座谈与交流。回首往事,这次学习对汲取国际先进办刊经验和理念、推动学术期刊加快国际化进程产生了积极而明显的作用。 我们以为,这次参观学习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培训班学员访问了位于美国费城的SCI 总部,特别是时任编辑发展与出版关系副总裁的James Testa先生介绍的内容,包括SCI 选刊流程,1997—2011 年中国科研情况在 Web of Science中的反映,Web of Science会议录引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 图书引文数据库。 这些讲座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在与SCI数据库的主要负责人员讨论中,我们逐步纠正了以前的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体会到了作为世界顶级数据库的科学性、实用性及权威性,也增强了努力办好自己期刊,早日进入国际高端数据库的信心。 3 夯实培训基础,做强做大期刊 赴美参观学习的最重要收获之一就是《石油勘探与开发》进入SCI数据库!结束那次访问以后,编辑多次研究数据库的选刊要求,调整办刊思想,在编委会、刊出文章、研究领域等方面的国际化狠下功夫;同时积极拓展国际作者群,不断提高中文、特别是英文的编辑水平,经过一年多的等待(评估),终于从2012年第一期被SCI数据库收录,进入世界顶级数据库,为中国几百万和全球数以千万计的石油科技工作者搭建起顶级的国际交流平台。 此外,我还认识到了数字出版时不我待的紧迫形势,数字出版发展如此迅速,数字技术发展如此之快,我国期刊只有迎头赶上,否则将被时代淘汰。转变观念,加快数字进展步伐,抢占甚至维护知识产权及办刊的盈利是我们每个学术出版人应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从2015年开始,我们推出了手机微信扫码看文章,向作者和重要专家发送电子文档等方式扩大刊出论文的影响力,收到很好的效果。 其次,版权保护意识一定要加强,首先我们十分清楚版权所属,明确作者、出版社应具有的权力,在签订出版协议时要有版权意识及前瞻性;与其他人合作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版权,尤其在与国外出版商合作时,更要了解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一般只进行版权许可,而不要进行独家许可,更不要卖版权;进行相关合作时,应认真研究合作协议,以免自己的东西将来在使用时反而侵犯别人的版权。总之,应该积极了解国外的版权与著作权知识,在出版和与国外出版商合作过程中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不触犯他国(他人)的权利。 在做好纸质出版和电子出版物的同时,要扩大相关服务领域,因现有的出版市场已基本饱和,如国内期刊重复已很多,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扩大自己的服务领域,比如,与期刊相关的产品特别是数字化产品、与相关网站的链接(扩大自身的显示度),拓展广告业务等,是我们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利用新技术并探讨与相关领域进行合作,以利用第三方平台和技术来扩大期刊的影响。包括电子期刊、网络技术、电子图书。因新技术的研发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一般现有期刊社难以自己进行开发研究,因此,我们要在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加大与国内外相关研究部门的合作,以达到扩大期刊影响、壮大自身实力的目的。 |
|